看书屋 > 都市言情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114章 天平军应创太平(一)

第114章 天平军应创太平(一)(2 / 2)

刘淮坦然回答:“我军共有战兵六千,现在就在沭河与沂水之间驻扎,与临沂金贼隔河对峙。”耿京还没有回话,他身后的张安国已经嗤笑出言:“六千?你们才有六千人,也敢称为什么大军?也敢来与俺们天平军勾兑?须知道,俺们天平军足有十万大军!照俺说,你们那个什么忠义大军还不如并入俺们天平军,俺就可以替俺们大头领作主,令尊与你各有个头领位置如何?”

这就是唱黑脸的了。

刘淮自然也不会惯着这厮:“我说的六千人,那是能实实在在上阵的战兵,如果也如贵军一般,裹挟一些百姓,再算上一些民夫。我们忠义大军自然也能轻易聚起十万大军。”

说着,刘淮一摊手:“可那有何用呢?真正上阵的,还不是这六千人吗?这位……”

“俺名字唤作张安国,家中行七,刘大郎唤俺张七郎便是。”

好家伙,虽然刘淮知晓不能拿没发生的事情给人定罪,可他还是结结实实的上下打量了这历史上的著名叛徒几眼。

这厮确实是身材高大器宇轩昂,完全没有叛徒样,最次也是打入敌方内部的地下工作者。

“这位张七郎,你们天平军号称有十万大军,但一旦作战,真正顶用的,怕也不比我们忠义大军多多少吧。”

耿京觉得刘淮说的话很有意思,似乎直指困惑自己很久的疑问,却还有一层窗户纸没有戳开,不由得百爪挠心。

张安国却是戏谑言道:“如刘大郎所言,岂不是人多没用,反而人越少越好了?”

刘淮摇头:“夫万事万物,以人为本,只有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哪里有嫌弃人多的道理?只不过再顶尖的人,也得放对地方才有大用。”

说着,刘淮指了指辛弃疾:“就比如辛五郎,他上阵厮杀是一方好手,舞文弄墨写诗作词都是上上之选,可让他去织布绣未必比得上寻常女子,让他耕地种菜也未必比得过熟手农人。”

“耿大头领,我在来的路上,看见天平军中有不少是一家一户共同参军,其中老弱妇孺俱全,你说他们在军中有什么用?难道指望他们能拼掉金军甲骑甲士?可如果放回地方,让他们能耕田织布,在辅以民政官,架起税收的体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粮食财帛。岂不比让他们白白浪送性命来得好?”

一番话说完,耿京沉默半晌,不知道在想什么,良久之后,才喟然以对:“俺如何不知道男耕女织呢?俺们造反图什么?不就是为了能有一块能耕的地,能有一个婆姨传宗接代,能安安稳稳的糊弄过去这辈子吗?正因为没有这些,所以才造的反,如今大郎你说,让俺给他们这些,俺真是……”

刘淮却是在座上前倾:“耿大头领这话说的就没道理了。恕我直言,事到如今,其他人都可以求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泰日子,只有耿大头领不能想着这些,而应该想着如何给部下这些。”

“咱们这些人,包括耿大头领、辛五郎、大铁枪、张七郎。也包括我们忠义大军,我父魏公、通判陆游、各个统制官统领官,当然还有在下,身上都背负着成千上万人的希望。”

“说白了,耿大头领,咱们这些人何以让千百人效死呢?咱们是有四世三公的家世?还是有万贯巨富的家财?还不是因为跟着俺们有盼头?可如果不回应这些盼头,别说今日能聚众十万,就算来日能聚众百万千万,一朝受挫就是满盘皆输的下场。”

帐中又是一片寂静,就连张安国也闭了嘴。

片刻后,耿京脸色似笑非笑,沉声来问:“如此说来,刘大郎是来教俺如何治军来了?”

张安国也当即鼓噪:“就是啊,刘大郎,你一个忠义军的统制,避过金贼耳目,冒着风险长途而来,就是为了说这些的吗?”

刘淮先是扫了张安国一眼,随即又对耿京诚恳言道:“耿大头领,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了。你若是觉得自己这十万大军就可以包打天下,那以上的话你就当我放了个屁。但耿大头领若是觉得我说的有几分道理,那何妨一试呢?而如果要试一试,又何妨与我们忠义大军联合呢?”

耿京听到这里,却是终于有些失态,彻底呆愣住。

抱歉,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琴白 神级召唤师 前女友的前男友包养了我 师兄的困惑[古穿今] 自我中心(H) 这和我想的不一样(H) 现代镖师实录 两小无嫌猜 男主你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