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逍遥真人几次推脱,终是耐不住曲炳君热情似火,答应了下来。
有了真人相助,曲炳君这才能按下心来看折子。
对于旅国求通商一事,大臣们都各抒己见,上奏折的人多如牛毛,然而此时是谢文喆监国,要往曲炳君身边送什么折子自然也是他说了算了的,于是十本中有八本是赞成通商,并例数通商的种种好处。剩下的两本,谢文喆专挑那说不出什么道理,单纯说与旅国是世仇不能和解的折子给曲炳君送来。曲炳君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看完奏折,只觉得朝中已然是大部分都倾向通商,只几个人胡搅蛮缠而已。
纵使如此,曲炳君还特意挑了巩夕的折子拿出来看。如今巩夕坐上户部尚书的位子,曲炳君实际上是十分满意的,在他心中,巩夕乃是大大的忠臣,所以之前要将他介绍给谢文喆,一是看看谢文喆到底是不是想要大权独揽,二是看看自己亲自介绍的人在谢文喆心中能有多重的地位。
原以为巩夕能有个五品的官职就不错了,谁知谢文喆竟扛着压力,出头举荐巩夕做了二品大员,可见也是个无私心肯分权的了。
况且这巩夕做了户部尚书,他便可以不被户部制约了,原先那个秃瓢动不动就在他面前哭穷,这不行那不行的,如今换上巩夕这个听话的,想必情况大有好转。
巩夕的折子里先是侃侃而谈通商后对国库的好处,而后又隐晦的提及,君上曾想与旅国交好,遂派了使臣和谈,如今旅国来求通商,正是说明当初君上的先见之明。
曲炳君原就因梦境中康和勇的话而倾向于开放边贸,如今看了这折子连连点头,而后又问身边的康和安:“此事谢卿可有上折?”
“回君上的话,有。”康和安呈上谢文喆的折子,上面的意思也是通商,不过他赞成的理由又有所不同了。
谢文喆的意思是,如果君上拒绝通商,那与旅国肯定又会发生冲突。张将军在西线已然很有威望,如此一来只怕又要添些功勋,倒时君上难道还能继续克扣功臣的军费么?只怕拒绝通商后,国库不仅少了进项,而且又会多了军饷支出,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谢文喆上的这本折子,真是说到了曲炳君心坎上。
曾经张忠义是曲炳君的心头大患,曲炳君费尽心机除了他,谁知一时不察,竟又造就一个新的救国战神出来,眼见着如今声势倒比他老子还要强些了,这叫曲炳君怎能安枕!
是以只要有些许能够削弱张野势力的办法,曲炳君都愿一试!
特允通商的旨意快马传入繁阳,谢文喆看着那金黄色的圣旨,与一旁喜不自胜的巩夕道:“巩大人如今可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