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让他转高级技术员吧!
傅东虎回答:“《东方日报》是海市的一家地方小报社。”
“他们的记者这次也来了全国机械重工展览会,并且做了相关报道。”
“而其中足足有一整个大版面全是介绍咱们机械厂的小汽车的。”
于岸山诧异的看了傅东虎一眼,随即打开报纸。
只见东方日报的首版首页写着无比鲜明的标题:
《全国机械重工展览会在省城举办,省机械厂小汽车一骑绝尘!》
整个版面,除了简单介绍其他展览会产品的信息图片以外,
密密麻麻全是关于机械厂小汽车的报道!
整个新闻稿写的激情奋斗又情感细腻。
不仅全方位介绍了小汽车的性能和优势,甚至连机械厂“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奋斗精神都做了深刻的解读。
文字里将机械厂工人奋斗车间,精益求精,勇于开拓的精神进行了尤为强烈的宣传。
哪怕是于岸山,看完了这片报道都忍不住猛拍桌子,喊了一声:
“写的好!”
于岸山仔细将这篇文章看了看,看了又看。
都说文字是看不见的武器。
别管是谁,但凡看见这篇文章,都会对机械厂小汽车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个记者是咱们朋友?”于岸山直接开口询问。
报纸篇目有限,肯舍得拿出这么大一片的版面专门来介绍机械厂小汽车,中间肯定有点人际关系!
傅东虎笑道:“这个记者是小陈的朋友。”
于岸山愣了一下:“小陈竟然还有当记者的朋友?!”
当下,傅东虎将当时采访的具体情况跟于岸山做了个汇报。
于岸山听的眼睛都瞪大了。
“……真是没想到啊,小陈的朋友还挺多!”
“走,咱们把这个好消息跟厂长做个汇报!”
于岸山乐呵呵的站起身,拿着订单和报纸,领着傅东虎敲开了王轻舟的办公室。
在看到报纸和订单之后,王轻舟震惊又不放心的问了句:
“一下来了这么多订单,厂里做的完吗?”
于岸山沉吟:“只能建生产线,单凭工人手搓恐怕做不完。”
虽然厂里的机械容量很大,但是造车这方面毕竟还不成熟。
大家一辆一辆慢慢干,加班加点的赶工,短时间内造个五、六辆车完全可以实现,
可猛不丁接了几十辆车的订单,就算解决了凸轮轴的问题,厂里也消化不了,只能建生产线才行!
“厂长,您看咱们要不要跟发动机厂合作。”于岸山认真道。
发动机作为小汽车的心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没有浇筑缸体的设备,
在这个时代,浇铸发动机缸体是一个关乎生死的杂技表演似的工作。
发动机气缸主体和其他简单结构件一般使用金属浇铸成形,具体过程又分高压铸造和低压铸造。金属融化成液体倒入模具,此过程难点在于降温凝固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剂喷淋等导致缺陷的发生,缺陷降低了成品率,而且严重影响寿命。
因为金属铸造最怕缺陷,所以在浇筑的时候就更要小心谨慎。
合格率能达到60%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但这样的成绩要去满足大批量的生产线,根本就是在开玩笑!
只能借助发动机厂的帮助和合作才行。
“好。”王轻舟点头。
“你去联系一下发动机厂,这几天咱们走一趟,见见老朋友!”
王轻舟看了看手上的报纸。
不得不说,这份报纸的内容写的当真非常好!
就连他这个厂长看了,都觉得越看越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