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镇。
特务团在镇子里休整了约莫一个月后,丁伟和孔捷两人,把他们用于交换武器装备的新兵,送了过来。
一共2520人!
杨远山十分满意。
原本他还以为,这两个家伙是不是要耍赖,琢磨着这几天让电报员发个电报,去催催他们呢。
现在看来,不愧是李云龙的老战友,虽然都是爱占便宜的主儿,但基本的信誉还是没问题的。
以后有机会,自己还能继续跟他们交易。
……
这批人到位,再加上被杨远山派去榆次那边搞事情的魏大勇,也给他弄回来1000来人。
另外,杏树坡野战医院里的伤员,也康复了一大批。
所以如今的特务团,已然恢复到了15000人!
不过,这显然不能满足杨远山的胃口。
于是,他把把各团、营级干部们,叫到了自己团部。
准备调整特务团的编制情况,以容纳更多的兵员。
毕竟,野战医院里,还有一两万伤员,还在陆续康复呢。
虽然这些人有不少也是其他各部队的伤员,但归属特务团的,也有不少。
等他们康复,特务团的规模会膨胀到2万多人!
没有合适的编制,可不好安排。
而且这些经历生死的伤兵,可都是部队的骨干,得好好安排才行。
……
这些日子,上级的各种表彰电报,如雪片一般下达到特务团。
团里各营,这些日子都接连在开表彰会,一摞摞的功劳簿,写满了英烈的名字。
全团战士们,这些日子,走路都带着风,个个都比娶新媳妇还高兴。
而韩阳、詹海山等特务团干部们,虽然忙于带领战士们训练,但由于后勤有保障,他们的体力和精神面貌,也都恢复的很好。
闻听杨远山召唤,全都咧着嘴地赶到了他的团部。
急切地问道:
“团长,你找我们来,是又要打仗了吗?”
杨远山摇了摇头:
“打仗的事儿还没影,不过咱们的编制得调整一下,以适应后面的战斗了。”
这些日子,随着兵员补充不断到位,各营的编制也差不多都被填满了,现在闻听杨远山要调整编制,各营长们都不免有些激动。
作为军官,谁不想扩编呢?
何云福连忙问:
“团长,你准备怎么调?”
“之前咱们每个步兵营的每个连,除了三个步兵排以外,还有手枪排、机枪排。
现在我准备把手枪排改成炮兵排,每名战士装备的两把盒子炮改为装备一把,然后装备12门m18型无后坐力炮,以加强每个连的攻坚能力。
让咱们每个步兵连,都拥有轻松收拾小鬼子一个步兵中队、阻击小鬼子一个大队的实力。”
杨远山沉吟着,把自己思索了很久的方案说了出来。
核心就是——
把m18型无后坐力炮,当迫击炮来大批装备到连。
反正如今他的系统仓库里,有一大批这玩意儿。
虽然这玩意儿的有效射程,不如我军其他各部中经常装备的50毫米迫击炮。
但论威力,显然比50迫击炮强太多了。
而且最大射程,也有足足3000多米,搞远距离炮火覆盖,更是好用极了。
“一个连就装备12门57毫米炮?
团长,这会影响部队的行动速度啊!”
何云福皱眉提醒。
特务团一个步兵排通常是50人,要摆弄12门这种只需要2个人操作的无后坐力炮,当然是没问题。
但打仗,不是光有武器就可以的,炮弹才是更重要的。
装备三八大盖的步兵打光了子弹,还能上刺刀跟小鬼子打白刃战。
但炮兵一旦没了炮弹,那可就啥也不是了。
杨远山当然理解他的担忧,但这个问题,他是深思熟虑过的,当即毫不犹豫地摆手:
“应该问题不大。
无后坐力炮的炮弹一发也就是2斤多。
12门炮每次战斗配置1200发炮弹的话,也就是两三千斤的事。
大不了,咱们每个排弄一批加装货架的自行车,来驮运这些炮弹。
更何况,咱们他团现在不还有那么多卡车么?
这些卡车也可以驮运大量弹药!”
其实他的真心话没说出来,那就是,反正有他这个能在50公里范围内,随时从系统仓库里拿装备出来的后勤大队长在,炮弹打光这种事,根本不存在!
哪怕每门炮只带50发炮弹,也根本不是问题。
他一个念头,就能无中生有,弄出炮弹来,炸得小鬼子哭爹喊娘。
……
听杨远山提到可以用卡车运输炮弹,何云福也就没话说了。
这段时间,他也没少去卡车队那边转悠。
自然知道,这些绿皮大鼻子的运载量,比小鬼子的卡车强不少。
一个营有个十辆卡车,就能运输大批弹药了。
于是当即点头同意:
“好吧!
团长,那你还有其他想调整的吗?”
“每个步兵排里,组建一个机枪班,装备3挺mg-42通用机枪。”
杨远山继续回答。
“好家伙!
这下咱们每个排的火力,简直能吓死小鬼子啊。”
何云福惊叹。
虽然特务团的步兵班,之前本来就装备2挺九九式轻机枪和一具掷弹筒。
现在把每个排里,一个步兵班换成重机枪班,看着好像没强多少。
但他知道,在战场上,3挺mg-42通用机枪,如果拥有充足的子弹,那打出来的火力压制效果,可不是2挺轻机枪和一具掷弹筒能比的。
甚至可以说,威力能大出两三倍!
毕竟这玩意儿的射速,至少都有600到800发每分钟!
而九九式轻机枪,才四五百发!
不过,对于何云福的惊叹,杨远山却并不以为然。
他叹息着摇头:
“这火力配置,也就是欺负欺负小鬼子。
跟老美或者日耳曼人的精锐军队比起来,并不算什么。”
他很清楚,这年头老美一个步兵排,不算基本的步枪、冲锋枪啥的,单论火力支援武器,就有4挺勃朗宁m1919系列中型机枪、2到3门60毫米m2迫击炮、3到5具巴祖卡火箭筒。
简直堪称火力怪兽!
何云福等人,可不知道老美的军队是这种配置,听他吹人家利害,自然都是将信将疑。
不过他们都跟着杨远山战斗了不短时间了,倒也没人站出来质疑。
只有三营长王全发没纠结这事,而是绕开话题,开口提醒:
“团长,咱们每个步兵班,本身就装备2挺轻机枪,一个排就是8挺,你现在再在每个排里放三挺通用机枪,这自动武器的比例,有点高了。
打起仗来,子弹流水一般消耗,对部队的持续战斗力不利啊。
就算用自行车驮运子弹,恐怕也不够!
咱们那些通用机枪的射速太快,敞开了打,1万发子弹也就是几分钟的事!”
……
打仗,并不是火力越猛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