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算旧账?
“安吉拉小姐的新作品是部非常有趣的电影,同时也应该是她执掌导筒后最为温馨的一部电影。通过十个不同的却又互有联系的故事,安吉拉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圣诞节前后的众生相。《真爱至上》在叙事手法上虽然和她之前的那部《撞车》很相似,可不同于《撞车》的尖锐批判,这部电影更像是个发生在现代社会中的童话。
无论是出轨的老板、中年丧妻的养父又或者年轻的不敢面对自己感情的首相、暗恋着好友新婚妻子的男人等等等等,虽然历经波折但有个还算圆满的结局,即使是最后单身一人的同性恋的女校长,依然收到了没有具名的圣诞贺卡——稍微插一句,所有故事中我最喜欢这个,伊丽莎白·赫利演绎得非常出色——这是部有些理想化的电影,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只要跟着故事的发展继续看下去就可以了。
或者是因为制作了太多的话题沉重的电影,安吉拉终于想要尝试些题材比较轻松的类型。坦白的说,虽然《真爱至上》有些过于的理想化依然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尤其是开头的那段据说在希思罗机场实拍的片段,非常感人。
就如同安吉拉所说的那样,这是部献给圣诞节的让人愉悦的电影,愿每个人都能在圣诞节找到自己的真爱。”
《泰晤士报》上的这篇评论算得上是《真爱至上》首映后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英国的影评人都稍微有些失望,但考虑到这是安吉拉在英国拍摄的
第一部电影而且早在制作初期就说过这会是部很温馨的电影,加上风传《女王》不久后就会上映,所以他们并没有用过多的批评什么。即使有人引用了那天晚上在记者招待会上,那个“同性恋女校长的故事是不是因为自身经历改编的”的问题,也非常含蓄的写道:“大概是因为曾传出不少同性绯闻,所以安吉拉安排了这样一个故事。”
就算是那些恨不得名人们天天出丑的小报,至少也将语言的尖锐程度调低了个档次。不过相比这些温柔的英国同行,美国本土的影评人却不怎么客气。
“安吉拉放弃了她的对电影的思考,开始向讨好观众的方向转变。从开始到结尾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巧合以及异想天开的情节,演员们毫无根据的走到一起然后各说各的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让观众开心,这真是可悲的转变。”
写这种东西的家伙显然不喜欢安吉拉,不过也有还算公允的人:“剪辑的精妙完全不如《撞车》,据说安吉拉将电影的剪辑工作完全交给了副导演和剪辑师,显然她并没有在这部电影上花太多的功夫。不过,无论是艾玛·汤普森还是休·格兰特又或者比尔·奈伊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这的确是部适合在圣诞节和朋友或者情人一起看的电影。”
也有人调侃的开着玩笑:“显然,电影中的美国总统影射的是比尔·克林顿,可怜的家伙,即使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依然会被人拿出来嘲弄。”
至于那些美国的小报……世界上的小报都是一路货,区别只在于词语的组合。
虽然如此,公众却非常喜欢这部温情脉脉的电影,无论是英国影迷还是晚了几天才看到的美国影迷,都对《真爱至上》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
“我喜欢电影里的故事,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一位英国影迷接受访问时这样说道。
“安吉拉的电影永远是最棒的。”这是位美国影迷。
“我早就说过,这是个关于真爱的故事,而真爱不仅仅只局限在爱情。我总是说,讲一个好故事以及讲好一个故事,是每个导演所必须具备的东西,只不过故事永远不如生活精彩。”安吉拉在参加bbc的脱口秀节目时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