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董卓也没有下令铁甲将袁绍斩杀。
这就是名望,四世三公之家的名望。
董卓想纳天下士人为己用,就不能杀袁绍,不然将失天下人之心。
“九月甲戊日,在崇德殿中,行废立大事,文武百官,务必到场!”
董卓放回宝剑,直截了当的下了一条命令,拂袖离去。
文武百官,已经没有资格去反抗董卓了。
董卓回去之后,对于袁绍今日的举动,越想越生气。得知袁绍带兵逃出洛阳之后,就要派兵去捉拿袁绍。
“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为害怕逃跑。现在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显贵,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得到袁家恩惠的人就更多了。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
李儒出言向董卓劝说道。
董卓听从李儒意见,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洛川之上,袁绍回望洛阳,闭目叹道:“袁绍!汝枉食汉禄,枉为汉臣。”
就在袁绍准备带领离开的时候,一道诏书传至袁绍。
可袁绍并没有对董卓有丝毫感恩,他带领兵马奔向冀州,心中打算招兵买马,高举义旗,讨伐董卓。
……
九月初一,甲戊日。
崇德殿前,百官林立。铁甲布满了皇宫。
董卓行走在百官之中,每走一步,百官皆拜。
就在董卓准备上台时,一人对董卓躬身一礼,待其起身之时,短刃从怀中掏出,直刺董卓。
董卓毕竟是习武之人,虽年岁已大,但力气还是有的。
抓住其手臂,一看是越骑校尉伍孚。
董卓面色一狠,直接将伍孚手刃于崇德殿前,群臣战栗。
董卓拿出一封诏书,向何太后威逼:
“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秽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而乃有阙,罪之大者。陈留王协,圣德伟茂,规矩邈然,丰下兑上,有尧图之表;居丧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声美称,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可以承宗庙。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在一道诏书之下,刘辩被铁甲拉下皇位。
刘协懵懂之中,被袁隗扶墙座位,成为天子。
何太后哽咽流涕,直接气昏在大殿上。
群臣心中悲痛,但都敢怒不敢言。
新君继位,大告天下。
这一天,改元永汉。即永汉元年。
废立之后,董卓看何太后不顺眼,认为她有碍自己在朝廷上下自由行动和树立威信。
于是,董卓又大会群臣,向大臣们数落何太后所谓的罪行,说她如何如何逼迫婆母永乐皇太后,以致永乐皇太后忧虑而死。这种违背婆媳常理、不讲孝顺礼节的教法,应当受到严厉惩处。最后,董卓便责令何太后迁居永安宫。
通过废立之后,董卓的权威已经无人撼动。
整个洛阳皇宫几乎完全受制于董卓,皇帝的废立、朝臣的任免、重大政策的制定,都由董卓说了算。
此时,野心极度膨胀的董卓,已经目空一切。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