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犁也好、耧车也罢,都是需要人去使用的。
若是辽东能像中原一般实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模式,那么无异于人口翻倍。
毕竟辽东地广人稀,缺的是人而不是地。
就这样,在不断磨合中不夜侯府在辽东诸事中的介入程度也越来越深。
无论是农事还是水利,亦或是鱼盐铁器,都开始渐渐被魏哲主导。
然而正当魏哲沉浸在“种田”的快感中无法自拔时,洛阳的一份密信却打断了魏哲的节奏。
中平四年,夏四月,己亥日。
这日当魏哲按照惯例阅览着元骏收集好的“旬报”,脸色却忽然一僵。
片刻之后,只见魏哲将书信缓缓放下,双眼微闭,默然良久。
戏志才见状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忍不住问道:“明公,到底出了何事?”
魏哲深吸一口气后,方才怅然道:“……傅南容死了!”
说罢,魏哲便将信件递了过去。
戏志才接过一看,便见信上清楚的写着:
“凉州刺史耿鄙讨金城贼韩遂,大败,叛军遂寇汉阳,汉阳太守傅燮战没。郡司马马腾叛、汉阳豪强王国统领各路叛军,复寇三辅!傅燮追封关内侯,谥号【壮节】。”
当看到这里,戏志才顿时忍不住眉头紧皱。
他算是知道魏哲为什么会这样了,傅燮也算是魏哲的伯乐。
若不是有傅燮信重,魏哲还未必能在黄巾之乱中屡立战功。
然而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魏哲。
当然,也用不着他安慰,魏哲自己便平复下来。
不过当看见元骏对此战的详细介绍,魏哲还是不由怒斥道:“朝堂诸公都瞎眼了吗?耿鄙如此废物,竟然也能为凉州刺史?”
魏哲越说越气,甚至忍不住拍案而起,气得在堂中来回暴走,连连大骂道:“废物,一群废物!”
也不知道他是在骂耿鄙,还是在骂洛阳公卿。
不过无论是在骂哪一个,戏志才都觉得没问题。
毕竟从元骏的描述中来看,此战失败耿鄙确实难逃其咎。
自此,大汉朝算是彻底丧失了对凉州的控制了。
洛阳公卿也不用在考虑要不要放弃凉州了,人家自己就主动退出了。
只可惜了傅燮,空有报国之心,却因为这群废物而战死沙场。
想到这里,魏哲甚至都巴不得凉州叛军马上攻下洛阳,来一场天街踏尽公卿骨,让那群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混账也尝尝乱世的滋味。
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天上人”,真的高人一等!
但愤怒过后,魏哲却只感到一阵心累。
难怪王朝末年少有忠臣义士,原来都被朝堂先给坑死了。
幸好他从未想过和这些虫豸一起同舟共济,否则他真要被气死!
于是一番愤怒之后,魏哲只能无奈的重新坐下。
他本想说让元骏安排人手将傅南容独子接来收养,但一想北地傅氏乃是凉州名门,尤其是在傅南容尽忠死节之后,估计声望更著。
在这种情况下,傅氏子留在家族恐怕才是最安全的。
再说了,如今他远在辽东鞭长莫及,傅家人也未必愿意相信他。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当傅南容战死之时,孙坚却反而出头了。
元骏在信中写道,由于长沙人区星反叛,自号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故此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
当看到这里,魏哲一时间五味杂陈。
这难道就是王朝末年的筛选机制吗?
忠臣必死,唯有野心家才能出人头地?
深思良久,魏哲也没有答案。
不过傅南容的事情让他再一次深刻的意识到,汉室——当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