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一语惊醒梦中人【13】
“阿父,我欲接受魏府君的征辟!”
翌日,襄平李氏坞。
只见李信一脸认真的对李氏家主李敏开口道。
闻听此言,长廊下的李敏眼神却有些复杂。
纵然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只是个中人之才,但终究还是要出仕的。
相比之下,魏哲确实已然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
念及此处,李敏当即轻叹:“唉~那就如此吧!”
李信闻言当即面露喜色,自认为终于能撑门立户了。
然而宦游多年的李敏却苦笑的摇了摇头。
“痴儿,此人征辟的何止是你,分明连我这把老骨头都盯上了。”
此言一出,李信顿时一脸愕然。
不过在孝顺这点他确实没话说,当即内疚道:“孩儿愚钝,实不知此中另有深意,我这就去回了聘书。”
然而他刚一转身却被李敏拦住了。
看着儿子那执拗的眼神,李敏倒是有些哭笑不得。
毕竟这种招数本是应有之义,否则好好的魏哲为何要征辟襄平李氏子弟。
况且襄平李氏在乡土之中的人情资源,不正是要在这个时候变现的吗?
于是李敏只能无奈的传授了些经义之外的学问,省得这孩子真成了君子。
不过李敏还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
他以为魏哲征辟自家儿子为田曹掾,只是为了多征收些粮税。
却没想到,魏哲竟然真的想要李信当个“劝农掾史”。
次日,傍晚。
当李信回来告知父亲自家的任务后,李敏顿时眉头紧皱。
“裁汰耕犁?推广耧车?”
这……这不对吧?
大家都是做样子,你竟然真准备劝农了?
若是其他事务还不好说,但这件事情李敏可太知道它的难度了。
因为当初崔寔为辽东太守时,李敏便以郡中著姓的缘故被征辟为郡吏。
没错,李信现在做的正是当年他老子干过的事情。
只不过即便以涿郡崔氏的底蕴,崔寔也没办法搞来那么多铁犁,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所以李敏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办成这件事有多困难!
李敏当即便一脸疑惑道:“他哪来这么多耕犁?”
“府君未曾言明,但观其神态好似有恃无恐!”
见儿子这么一说,李敏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准了。
“……难不成朱虚管氏如此豪富?”
没办法,除了吃软饭之外,李敏想不到魏哲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但即便朱虚管氏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有如此多铁料和铁匠呀?
倒不是钱多钱少,而是这种军备物资掌握的太多容易招人惦记。
比如北海相恐怕就要暗自寻思,朱虚管氏是不是想造反作乱了?
届时为了防患于未然,说不准北海相就要先下手为强了。
这其实也是地方大族与郡县长吏之间的默契。
一旦超过这个尺度,便很容易迎来官府的打击。
一时间李敏百思不得其解。
但不理解归不理解,魏哲过往的战绩还是让李敏不敢轻忽。
一念至此,他当即沉声吩咐起来,准备举办一场酒宴招待亲朋故旧。
毕竟这种工程已经不是他那个傻儿子可以推动的了。
无论是裁汰耕犁,还是推广耧车,对于辽东来说都相当于农事改革。
而一旦改革,必然就无法避免的遇到阻力。
世事就是如此,有时候即便明知道这是一件好事也依旧会有人抗拒。
利益牵连之下,并不是单纯的靠杀人就能推行的。
而这也是魏哲为什么会征辟李信的缘故。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既需猛火爆炒,也需小火慢炖。
文火武火相济,火候才能恰到好处,这才是治国之道。
……
且不说李敏如何舐犊情深。
太守府这边除了李信之外,其他人也都忙的不可开交。
当初在拿下了郡功曹仲旭之后,魏哲便对太守府进行了一番清洗。
故此眼下留下来的,都是十分有眼力见的。
当然,魏哲还是从乐浪屯田各部调来了一些班底,也算是基操了。
比如将作掾孟宁、户曹掾平宏、仓曹掾钭荣、贼曹掾贡景都是魏哲旧部。
至于主掌检核人口户籍的比曹掾尹嘉,更曾经是一个黄巾头目。
只不过如今魏哲早就在带方给他重新办理了户籍,成了乐浪良人。
并且魏哲还特地将王峻调来,以其担任功曹之位,兼管水曹掾。
毕竟以乐浪王氏的名望,还是可以压得住这个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