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屋 > 都市言情 > 国魂 > 第六百七十九章入侵

第六百七十九章入侵(2 / 2)

希特勒已违反了游戏的规则——且不是很值得去违反。

那末,元首为何会犯如此明显的一个大错呢?首先,他未料到他的行动会惹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在奥地利问题上,他借口恢复法律与秩序,这西方不是也接受了吗?在慕尼黑,他们不也对那似是而非的论点满意了吗?他认为,趁他体力尚好、德国的军力强于其敌手的机会,他必须占领德国所需要的领土,以保证条顿民族的未来。

当他跨进捷克斯洛伐克时,下一次将在哪里打和打谁,他心中是无数的。

他只想到,在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前,他必须拿到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所以,在希特勒看来,他并未犯什么大错,只是在公共关系上受点挫折罢了。

他关心的是下一步。

希特勒在赫拉德欣宫宣布对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实行托管的当天,罗马尼亚大使便警告英国外交部,在今后数月内希特勒将占领罗马尼亚和匈牙利。

不久,英国驻巴黎大使又发回一封令人大吃一惊的电报,更把伦敦仓促地重新制订对外政策的人们引入歧途。

这封电报错误百出。

因为,为了保密,它是由大使埃立克菲普斯爵士亲手打印的。

“希特勒自己的愿望”他写道“在戈林、希姆莱、里宾特洛甫、戈增尔和莱希瑙等人的支持下,是要在九七月间对大不列颠发动战争。”

这个风大概是德国国内反希特勒集团放的,因为他们极力要挑起武装冲突。

事实上,元首根本无意打英国,所称的对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进行占领,也仅限于经济领域。

他的眼光其实是放在解决德国与波兰的令人烦恼的分歧上。

这些分歧是在世界大战后由盟国造出来的,目的在于遏制德国的侵略。

德国不但丧失了西普鲁士和波森的大部省份,而且还沿维斯杜拉河开辟一条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为内陆国波兰提供一个出海口。

位于这条走廊尽头的但泽成了自由港,以便作为波兰的一个海港。

这条所谓的“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省与祖国分开,是最能激起德国爱国者的一件事,而矛盾的焦点又在但泽上,因为居住在那里的几乎全是日耳曼人。

奇怪的是,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及其早年的演讲中,希特勒这个最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日耳曼人,却未给它以多少篇幅。

这倒不是说希特勒对波兰人怀有友好感情——根据他的标准,波兰人是低人一等的下人。

从他上台伊始,希特勒就将波兰问题降到最小的程度,并于1934年与华沙签订了有效期为10年的互不侵略条约。

在公开场合,他炫耀德波友好,而且,人们还记得,他邀请波兰人参加了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

波兰人高高兴兴地接受了邀请。

但他们并不明白,这种宴会的帐最终是要由客人来付的。

在慕尼黑会议后一个月,帐单被送来了——里宾特洛甫邀请约瑟夫利普斯基大使前往贝希特斯加登的格兰德饭店与他共进午餐。

里宾特洛甫说,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他建议——他的态度非常友好——波兰将但泽归还德国,允许德国建造联结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余部分的走廊。

作为报答,德国允许波兰使用但泽这个自由港,保证其目前的边界不变,并延长双方签订的条约。

由于许多有影响的波兰人士也与希特勒一样,害怕仇恨犹太人,和平解决这一分歧似乎不乏希望。

但,波兰外长约瑟夫贝克上校,一再拒绝希特勒要他访德的邀请。

对希特勒这样一个人,两面手法是不能无限期地玩弄下去的。

贝克终于被迫接受希特勒的邀请。

1939年1月初,贝克来到了贝格霍夫。

如果他害怕像许士尼格、提索和哈查那样,受到大声呵斥,那他就错了:他又愉快又惊奇。

没有威胁,只有yin*,希特勒只暗示可能要消灭捷克斯洛伐克,对波兰,则将给予更多好处。

这套手法失败了。

贝克大耍外交辞令,连归还但泽一事都不予考虑。

数星期后,里宾特洛甫来到华沙,意在重提德国之建议。

波兰人请他跳舞、看戏、打猎,以及没完没了地请他吃鱼子酱和喝绿色的伏特加酒。

在谈判桌上,除了得到更多的波兰人的迷人的诱惑力外,他什么也未得到。

威廉大街有谣言说,由于贝克一再拒不接受他认为是最慷慨的建议,希特勒高喊说,对付波兰人的唯一办法是威胁。

3月,用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身上如此灵验的办法,便确立下来了。

里宾特洛甫警告华沙,波兰对日耳曼少数民族的暴行越来越不能忍受了。

接着,戈林的报纸日报便开展攻势,攻击说,日耳曼妇女和小孩在波兰的街头受到骚扰,日耳曼人的商店和房屋都被涂上了柏油。

贝克不但未被吓倒,反而于星期二把德国大使找来,发出了自己的威胁:任何企图改变但泽现状之尝试,均将被看作是反对波兰的侵略行为。

“你想在刺刀尖下谈判!”德国大使喊道。

“那是你们自己的方法”贝克说。

波兰此次以及在其它场合表现出来的勇气,获得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报答:伦敦主动提出,若波兰遭到纳粹侵略,英国将给波兰提供军援。

贝克“毫不迟疑地”接受了。

在3月的最后一天,张伯伦“形容憔悴”步入下院后,一**坐在椅子上。

几分钟后,他起身宣一份声明。

他得很慢,语调也很平静。

他把头放得低低的,好像看不清楚字似的。

“若发生任何明显地威胁波兰的独立的行动”他说“而波兰政府也认为有绝对必要使用其全国的力量抗击这一行动时,英国政府将立刻认为自己有责任向波兰政府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他补充说,在此之前,关于这点,波兰人已得到保证,而法国也授权他宣布,法国参与英国作出的这些保证。

他坐下后,厅内自发地响起了欢呼声自他从慕尼黑返回后,这是首次表示真正的同意。

无条件的支持是张伯伦真正放弃绥靖政策的第一个物证。

英国终于团结起来并承担了义务。

次日,4月1日,德国元首发表了一篇演讲,对英国进行讽刺,作为对英下院团结一致的回答。

他问,英国有什么权利对德国的生存权进行干预?“今天,如果某个英国政治家要求将每个有关德国权力的重要问题都得首先拿到英国来讨论,那末,我同样也可要求,英国的每个问题也必须首先与我们讨论。

当然,这位英国人也许会回答我说,巴勒斯坦就没有德国人的事嘛。

我们不想与巴勒斯坦有什么来往。

然而,就像我们德国人管不着巴勒斯坦人的事一样,你英国也管不着我德国的生存空间的事。”

假若英国认为德国人做这无权做那也无权,你英国人又有什么权利在巴勒斯坦将只要求保卫家园的阿拉伯人枪杀?他从讽刺转向威胁恫吓。

“日耳曼帝国!”他说“决不想永远容忍恐吓,连包围的政策也不能容忍。”

这威胁,相对而言,是比较温和的,想来他必花了不少毅力才将自己的感情控制得如此出色。

私下里,他却慷慨激昂。

那天下午,当他从海军上将卡纳里斯口中证实英国确向波兰人作出保证时,他大发雷霆。

他气得脸都变了,在室内咆哮不止,以拳击大理石桌面,口中骂声不绝。

“我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当晚,希特勒又发表演讲。

在讲演过程中,他表现得风度不凡。

这大概系源于自认从实力地位出发的信念。

马德里已落入佛郎哥之手西班牙的内战刚正式结束。

此外,由于当天“传来新的谣言”说“意大利已向阿尔巴尼亚施加压力”英国的注意力正在转移——这一转移正中希特勒的下怀。

他把凯特尔召来,对他说,波兰问题亟待解决。

他还说,与他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狡猾的老师毕苏斯基死得过早,这是多大的一个悲剧!不过,此事随时都可发生在他身上。

“所以,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将这个有关德国前途的问题,这个在地理上把东普鲁士和帝国其余部分分割开来的、令人不能容忍的问题尽早解决的原因。

他不愿将这项工作往后拖,也不愿交给他的继任人去处理。”

他接着说,他坚信,只要英国看到了德国的决心,英国就会不理波兰的。

由于他没有认识到英国不但在口头上而且也在事实上放弃了绥靖政策,于是,希特勒便于4月3日发布了战争“绝密”令,由专人送往高级将领。

“由于德国东部边界的局势已变得无法容忍,而和平解决的一切政治可能性已穷”该令写道“本人决定用武力解决”

向波兰发动进攻,即“白色战役”将定在9月1日。

西线若发生冲突,要让英法首先动手,把发生敌对行动的责任推给英法两国。

如英法为报复而进攻德国,陆军应尽量在这个地区保存力量。

“下令反攻的权力应绝对由我掌握”

是否空袭伦敦,决定权也在他手中。

这一招说明,对于英法向波兰作的保证,他是不太相信的。

盟国为挽救面子,充其量只宣战,如德国不发动反攻,讨价还价还是可以的。

各国的命运也就因此失算而决定了。

这份战争令由凯特尔合签。

凯特尔,与他所磋商过的将领一样,反对与波兰发生任何冲突。

大家都一致认为,德国还未作好战争准备。

希特勒攻击说,与波兰实行和平解决的一切政治可能性已穷,这不是毫无根据的。

贝克上校不但避而不与希特勒会谈,而且还跑到多维尔与英国签约。

他受到了官方和公众的热烈欢迎。

他还享受了感情的款待,特别是还与国王和王后共进午餐。

但由于他生性傲慢,隐密而多疑,所以在进行正式会谈时,他就不那么能接受意见了。

英国和波兰同时与苏联一起建立反希特勒阵线,遭到贝克的激烈反对,他拒绝参与可能突然导致与希特勒交战的任何事情。

4月20日,是希特勒50岁寿辰。

近日来他常怒形于色,说明他已没有耐心了。

时光在飞逝他相信,自己只还有数年有健康的体魄的时间去完成任务。

与通常一样,1939年希特勒的生日是通过盛大的阅兵来庆祝的。

场景雄伟壮观——国防军三军以及武装的党卫队均有代表——目的在于警告敌人。

应希特勒的明确要求,表演了最新式的中型炮、重型坦克炮、高射机枪和空军的探照灯。

一队队战斗机、轰炸机从头上轰鸣而过,又多又吓人。

出席阅兵式的外国使节,对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阅兵,各有自己的印象。

他们也没有忽视把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作为主宾、放在希特勒身旁的意义。

此次阅兵虽使许多人吓破了胆,但是,见到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大部分德国人均引以为自豪。

50岁寿辰也是掀起另一次颂扬希特勒的宣传浪潮的借口。

对许多崇拜者而言,他是德国的救星:“元首是本世纪唯一能掌握上帝的霹雳并为人类而重新改造它的人。”

对其他人而言,他胜过弥赛亚——上帝本人:“我的孩子们把元首看成是为万物发号施令,安排一切的上帝。

在他们眼中,元首是万物之主。”

小学生也被教会了唱颂歌:“阿道夫希特勒是救星、是英雄,在辽阔的世界中,他最高尚,为希特勒而生,为希特勒而死。

上帝就是希特勒,他统治着勇敢的新世界。”

希特勒甚至禁止使用“第三帝国”这样的字眼。

对于日益发展的个人崇拜情形,他也曾对内层圈子里的人抱怨过——在某些情况下,个人崇拜的情况已发展到滑稽可笑的地步。

在党新近布置的***上,一个女老师十分认真地讲述过她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头会说话的狗。

当被问到“希特勒是谁”时,狗回答说:“我的元首”

有个纳粹分子当场大怒,插嘴喊道“你竟敢讲这样荒唐的故事,太可恶了!”那女老师作答时,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这个聪明的动物知道,不准**解剖。

犹太人做宗教仪式时不准宰动物的法律,是阿道夫希特勒叫通过的。

所以,出于感激,这条小狗的狗脑便认出阿道夫希特勒是它的元首。”

教会虽未把希特勒看成弥赛亚或上帝,但也对他的50寿辰表示庆贺。

日耳曼人的每个教堂都特地做了许愿弥撒“祈求上帝保佑元首和人民”

梅因斯的主教还号召各教区的天主教徒特意为“帝国的鼓舞者,扩大者和保护者元首和总理”祈祷。

连教皇也给他发来了贺电。

这些荣耀丝毫未减少希特勒对罗马尼亚大使的愤慨,也未减少他对英国的怨恨。

特别令希特勒愤怒的是,不久前,在美国出现了我的奋斗的缩写本。

这个缩写本未经许可便排印成书,且收进了人人认可的美国版本中删去的各段落,以及由艾伦克兰斯顿撰写的,提醒者注意希特勒的歪曲的评论文章。

缩写本以袖珍本成书,定价为10美分,10天内便销售了50万册。

封面上印有这样的字样:“不给阿道夫希特勒一分稿费。”

一次冒犯来了,另一次又来。

这一次的冒犯者系罗斯福总统:他同时致电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呼吁他们保证不再进一步侵略。

“您曾一再断言,您与德国人民并无战争的愿望”罗斯福对希特勒说“这如果属实,那就无需战争。”

这惹怒了希特勒。

4月28日,他对此作了回答。

他的演说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听众——不但在全德和欧洲进行广播,而且还通过主要的广播网在美国转播。

与希特勒在维也纳时的景况相比,这是无法令人相信的:那时,希特勒愿意给任何愿意听的人讲演——假若树木能听,他也愿意。

那时,他的听众常对他之所云置之不理,或取笑他。

现在,世界在发抖。

听众如此之多使他受到了鼓舞。

威廉夏伊勒就发现,元首从未如此雄辩过。

讲演一开始,他便为他的外交政策辩护。

他不但辩护得很成功,而且还转而谴责英国的外交政策。

他攻击说,英国的外交政策废除了他们1935年的海军条约的基础。

这是没有想到的:他自己当年如此急于求得的条约,一下子被取消了。

接着,他又对波兰进行毁灭性的攻击,取消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原因是,波兰人“单方面侵犯了”它。

希特勒撕毁了两个条约后,又在继续宣称,只要条款平等,他欢迎重新谈判。

“想到这个情景”他说“谁也没有我高兴。”

这阵大脑体操确实做得非常出色的,却又被他对罗斯福的攻击所超过。

这个攻击——至少是为了取悦于德国听众——是讽刺和挖苦的杰作。

这是早年的希特勒,是酒吧间侍者和辩论者的希特勒。

他将罗斯福总统的电报逐点予以反驳,像中学校长那样,逐点将之抹去。

他的重重的讽刺和挖苦,令国会内人人听来顺耳每次反驳后,笑声和鼓掌声一次高过一次。

带头捧腹大笑的是会议主持者戈林。

当元首最终接触到总统要求德国应保证不再进行侵略的问题时,他的回答是嘲笑和反击——这使人笑得更加开心——却未能回答这个问题:他是否会侵略波兰!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最新小说: 灵魂扳机 恶毒雌性超软,星际大佬顶不住了 末世大洪水:女邻居上门借粮 影帝:我的娱乐时代 情路 美蝉的葬礼 我看到了一切 快穿万人迷被强制日常NPH 生长周期(纯百bdsm) 终生老友(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