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屋 > 都市言情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第372章 高平郗氏

第372章 高平郗氏(2 / 2)

“陛下,臣以为,郗方回或可担此重任。”司马昱、王彪之闻言,豁然开朗。

郗方回便是郗愔,是已故太尉郗鉴的长子,也是王羲之的妻弟。

此人以门荫入仕,袭爵南昌县公,曾在朝中担任中书侍郎,又先后担任过何充的骠骑将军长史、褚裒的征北大将军府长史。

何充是当年力主由桓温出镇荆州之人,褚裒则是太后的父亲。

当然,王坦之之所以笃定桓温不会反对有郗愔出任豫州刺史,是因为桓温的谋主郗超,便是郗愔之子。

桓温看在郗超的面子上,再怎么不情愿,只怕也会捏着鼻子认下此事。

郗愔之子虽然仕于楚国,但郗愔本人却是晋室忠臣,自从桓氏展露其野心以后,郗愔与郗超父子二人已经多年没有了往来。

而且,王坦之推举郗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要替小皇帝拉拢高平郗氏。

郗愔之父郗鉴虽然已经过世了十八年,但其留下的影响力还在。

郗鉴曾兼任兖州刺史、徐州刺史,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又曾加督扬州八郡诸军事,先后参与平定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官至太尉,在朝野极具人望。

如今由郗愔出任豫州刺史,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至少桓温不愿意因为阻拦郗愔起复,而与高平郗氏交恶。

郗鉴久掌徐、兖二州,高平郗氏在当地有着很深的影响力,这一点桓温最是清楚。

毕竟他曾担任徐州刺史,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只不过任职的时间不长,没有来得及让军民忘记郗鉴的遗泽。

司马聃见司马昱、王彪之都赞同王坦之的建议,便也不再多想,准备重新起用郗愔,以他接替谢尚,担任豫州刺史。

郗愔只有四十五岁,他在褚裒死后,又入朝当了几年官,不久便称病辞官,在章安县(今浙江台州章安镇)隐居。

此人不求宦达,否则,以其父的遗泽,郗愔早就贵为一方诸侯了

至于能否请动郗愔重新出山,王坦之、王彪之等人是一点也不担心。

士族深谙狡兔三窟之道,琅琊王氏有王彪之忠于朝廷,又有王羲之等人与桓氏暧昧不明,而陈郡谢氏同样如此,谢尚一心为公,但谢家之女谢道韫同时又是桓熙的妻子。

如今豫州刺史之位摆在郗愔面前,王坦之料定,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接下。

毕竟郗愔之子郗超与桓温、桓熙父子走得太近,陷得太深,有朝一日桓家如果是像王敦、苏峻等人一样倒台,一如谢尚担忧陈郡谢氏一样,郗愔也得担心郗超为宗族带来横祸。

而出任豫州刺史,就是王坦之等人送来的一份礼物,能够让高平郗氏两头下注。

人活一世,无非为了名利。

郗愔担任豫州刺史,为晋室尽心竭力,在青史之上,留下忠贞之名。

哪怕郗愔是与桓温处处作对,即使桓氏代晋,莫非桓温还能因为怀恨在心,要将郗愔处死。

不看僧面看佛面,郗超为桓家鞠躬尽瘁,勤勤恳恳这么多年,桓温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他的父亲治罪。

更不会因为郗愔的行为而迁怒于郗超。

既然没有后顾之忧,郗愔又怎么会拒绝朝廷的征辟。

豫州刺史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烫手山芋,会夹在建康与襄阳之间难以做人,两面受气,王羲之当年就是因此辞掉了江州刺史。

而郗愔却可以毫无顾忌的向朝廷表忠,偏偏桓温无法反对。

翌日,清晨。

司马聃在正殿召开朝议,商讨该是由谁来接替谢尚出任豫州刺史。

亲桓氏的大臣们自然是因为桓温的奏疏,而为谢弈摇旗呐喊,但谢弈却遭到了亲晋室的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众人相持不下的时候,会稽王司马昱出面,举荐目前正在养老的郗愔重新出山,立即赢得了包括王坦之、王彪之在内,一众亲晋室的大臣的赞同。

而亲桓氏的大臣们的反对声音,就没有对方反对时那么激烈了。

毕竟于情于理,郗愔看上去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是桓温不得不接受的人眩

群臣在殿内争议一番之后,最终还是支持郗愔接替谢尚的声音占据了上风,由司马聃拍板,当场下诏,派遣使者前往章安县,召郗愔入朝,册封官职。

而亲桓氏的大臣也在下朝之后,第一时间派人将这一结果送往襄阳。

天子已经做出决定,不是他们能够反对的,下一步的动作,还是要由桓温亲自定夺。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半岛演员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让你打怪兽,你唤醒加坦杰厄?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数学教授重回日常 特摄:从迪迦奥特曼开始 斗罗:我,霍雨浩,在修仙 火影教书变强,改变悲剧 快穿之生活体验师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