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大家像一阵风一样忙了起来,技术组的其他同事忙着计算数据与整理材料,朱铁成就跟在刘工的身旁当助手。
大会议室里,蒋行舟、俞莫生和包括刘郑、冯天奇在内的数名工程师,紧张忙碌地在进行各种工作,在发现吹填能力不足的问题后,这里就变成了他们的办公地点。
门口不断地有人来回递送文件,他们这边一旦需要什么材料,就会派人去技术组那边沟通传达,大家都在忙着,这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就由他这个“临时工”来完成了。
而且别看只是从国外租借几艘挖泥船,因为有国家政策的限制,他们要做的底层工作很多,一摞摞的文件夹、一通通的电话、一次次讨论,好像有铺天盖地的事情等着他们完成。
这时,就展现出了蒋行舟能成为总指挥的强大统合能力。
坐在会议桌的首位,面对一系列要做的事情,蒋行舟的头脑虽然有些紧张但很清晰,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习惯性地翻开工作笔记,边说边写。
“莫生,你和老冯负责审核下面交上来资料然后编写报告,其中重点要写清荷兰大型挖泥船对我们项目的必要性,并且要表明当前的紧急情况,在保持专业性、正式性的同时,传达出我们迫切希望尽快通过审批的愿望。”
俞莫生刚从外面抽完烟回来,接过朱铁成递给他的申请文本和需要打交道的部门名单,神情专注地听着蒋行舟的安排。
“好,交给我。不过我们的理由好说工程量在这摆着,国内的设备满足不了,但是就此让市里为我们破例好像有些想当然,我们最好另外再联系一下法律方面的权威,看他们能不能在法条上帮忙给出合理性的说明,给政府破例找一个抓手。”
俞工快速翻看一遍手里的材料,提出了一个自己抽烟时想到的状况。
虽然这个问题不一定必要,但是所谓有备无患,多一重考虑多一道工作,就更有把握一些。
“对,你提醒得没错,回头我就去找人,这样报告和申请书就交给你们了。”
蒋行舟听完俞莫生的建议,马上就在笔记上记了下来,以免自己漏掉。
其实这方面他也隐隐有着担心,突破国家政策可不是一件小事,他们的理由一定要足够充分,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才行。
“蒋工,说实话这个报告不难,能不能通过主要还是要看和市领导沟通得如何,我们这个报告分给不同的部门,最晚明天中午就能出来,到时候去见领导就要靠您了。”
旁边的冯工同样不怎么担心报告的事,反倒给蒋行舟打了个预防针。
蒋行舟用笔帽点了点桌子,微笑着说:“说的也是,要不到时你跟着我去吧,和领导交谈时如果有什么忘了说,你就帮我查漏补缺。”
“别,饶了我吧。您还不知道我和俞工一样,一和领导说话舌头就打结,到时候您还是找能说会道的老刘一起去吧。”冯工把球提到他对面的刘工身上。
刘工本来十指相叉两臂放在桌子上听着他们说话,看老冯这么评价他,歪歪嘴说:“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
“不光是夸,我还嫉妒呢。”冯工煞有其事地说。
“好了,谁去都一样,先把眼前的事干好吧。”蒋行舟笑着说。
顺着话,蒋工又把视线转到他们这边。
“老刘你这边就赶紧联系荷兰方面,不管结果如何先和他们接触一下,把能租借的船的性能、数量、租金、可交付日期都了解下来再说,我们租借挖泥船和上报请示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