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呵!
这话问的。
答案不言而喻。
朱瞻基又不是傻子,倘若这么直白的言语,都还不能够理解此间太子爷言语中的深意,那么他几乎可以一脑袋给往墙上给撞死得了。
虽然此间问题上,太子爷没有直言不讳的回答,不过此间的言下之意,无一不是告知他,此件事情他老爹也有参与,亦势必有他的点头,这样的事情才能够如此顺利的实施下去。
知晓答案,知道此事,自己父亲参与其中。
不过朱瞻基心中的疑惑,又是不知不觉的升了起来。
要知道此间,大明朝廷大开钱庄,虽然此间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就这件事情上,看那些个刚刚听闻风声的应天府城百姓,一众人群的反应就不难看出。
但就是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能够于整个朝堂上上下下,能够遭受这么多人赞誉的政策,为何自己的老爹,却是没有现身此间,没有参与其中。
反倒是销声匿迹,为何没有借机大涨自己的威势。
这怎么看都有些不太现实,就这样的事情和情况,他不相信自己老爹能够看不明白,能够不知道此间的好处。
事出反常必有妖。
怕是此间肯定,有什么他想不到,或者是不敢相信的事情存在。
就在他沉默之际。
站在其一旁的太子爷,如何能够不清楚?
短暂的沉默了片刻,朱高炽饶有兴趣的瞥了其一眼,笑呵呵的道:
“是不是很好奇,此事咱为何没有参与其中?”
听了这话,朱瞻基虽未点头应承,却是不禁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能够不好奇吗?
此事,怕是只要是一个正常人,能够不好奇都有鬼。
见其回答,朱高炽也是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对此无奈的笑了笑,继续道:
“凡事不能够只看利益。”
“任何事情上,往往利益和风险乃是共通的。”
“有利益的事情,那么肯定也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此事别看利益很好,但是此间风险则更大。”
“你只想着、看着成事的好处,但是你可曾想过,此间事情倘若不成的后果?”
此言出。
朱瞻基直接被问的愣在了当场,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是啊!
好处的来由往往都,伴随着相应风险。
而此间利益这么大,此间的风险亦是难以想象的大。
一旦此事倘若不能够稳妥,不能够正确的实施下去。
那么必定会背上一个乱政祸国的帽子。
这么大的一个帽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
纵使他老爹,身居高位乃大明储君。
亦不敢轻易接受!!
明知是好处,却不能够直面。
那么势必要找一个人抵挡在前面,而这个人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最不受他喜欢的二叔、汉王朱高煦。
想明白此间蕴藏的风险,那么为何汉王朱高煦会这般去做?
他不相信,此间事情,以汉王的聪慧程度能够想不到。
为此。
朱瞻基短暂的沉吟了片刻,低垂着的脑袋缓缓抬起回望了过去,道:
“爹……”
“既然如此,为何……”
听了这话,朱高炽半眯着的双眸猛然睁开,似笑非笑的回望了过了过去,冷笑着问道:
“为何不参与其中对吧?”
“为何咱会打退堂鼓是吧?”
毫无疑问。
这话自然是问到了太孙朱瞻基的心坎里。
见其这副作态,朱高炽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道:
“凡事。”
“在明知道会有着巨大风险的前提下,还要硬着头皮往上面凑的人,那不是从聪明,那是妥妥的傻子。”
“再说了”
“朝堂之上,倘若我和老二都下场的话,如若真的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又该什么人来唱红脸,又该什么样的人前来唱白脸呢?”
“现如今你皇爷爷在塞北征战,朝堂中除了我和老二,谁能够有这样的能力?”
还别说。
这话直接把朱瞻基给彻底干懵逼了,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原因无他。
因为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
永乐大帝远征漠北的时候,所下达的圣旨乃是汉王监国。
此间的权力,自然是毋庸置疑。
但是身为大明太子储君的朱高炽,虽然没有任何的名头在身上,但是其自身所佩戴的光环,亦是毋庸置疑的。
就现如今的大明朝堂,非要说谁人的权力最大。
毫无疑问,自然是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两人莫属了,毕竟一人乃是文臣所推崇的仁君,而另外一人则是武将功勋所推崇认可的人。
而现在明显是汉王朱高煦下场参与,那么倘若真的发生了什么不可控的事情。
在永乐大帝未能够返京坐镇的情况下,能够将此危局给镇压下去,能够出来主持危局的人,则自是非太子爷朱高炽莫属。
听了这话,朱瞻基貌似从中品味一些耐人寻味的深意出来,不禁还有些疑惑,随即出言问道:
“爹”“按照您的意思。”
“此事,乃是您和二叔两人合谋所推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