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朝隔壁李大叔家努努嘴:“还能有谁,昨天送了粽子,人今天就砍了柴回来。有李叔和婶子在,你们在家我也放心些。回头你好好谢谢人家。”
李妍年笑道:“嗯,知道了。”
昨天包粽子,她正有个赚钱的门路要找李大娘商量呢。前头忙院子里的活儿忙晕了,李妍年竟然忘记了自己在系统里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了。
箬叶这种东西,李家村山上多的是,天生天养的,只要有手,就算是个孩子,一天都能摘下不少来。而且产箬叶的竹子不像木头类的植株,容易受损伤,竹子一类的只要是根鞭没受损,来年还能发出新植株来。
李大娘上回帮着收鸡蛋在村里已经有路数了,只要她忙得过来,李妍年还是把收箬叶的活儿交给他们家干。一来自己不用出面跟村里人打叫道,李妍年怕那些大妈婶子们欺生,不把她这个丫头片子看在眼里;二来呢,也能给李大娘和村里人都创造些额外的经济收入,贴补些家用,自己让些利出来,却是省心省力。
倒不是李妍年有多圣母,一人富裕了还不忘整个村的人,其实她也是存了私心的。人都说仓廪足而知礼节,一个村子里的人,别人还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家过得特滋润,时间久了,难免要生出事端来。再说这在于李妍年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她打算把收鸡蛋的生意,也一起跟着收箬叶重新做起来。
有人收,自然回头就会有人生心思去养了。
李妍年把自己的意思趁着午饭前的空儿,跟李大娘这么一说:“那箬叶呢山上有的是,咱们两家要摘也摘不了多少,索性让村里人一块赚这个钱,咱们只要负责收,我哥负责运,半点不用咱们操心。婶子您要是怕白天忙不过来,就让村里人晚饭后送过来,自己清点好,一百张一扎,一扎两文钱,回头要是抽查出来有少叶缺叶的,咱们就不跟他们家有下回交易了。想必这样的风头吹下去,也没人敢这么糊弄咱们的。”
“您收他们的是两文钱一百张,到我这边我给您五文钱两百张,多出来的钱就是抽查费的功夫,婶子您看这主意成不?”
李大娘心里一合计,这要是收的时候一扎一扎的全要自己数过,自然是数不过来的,但按着李妍年的办法就不必了,山上白长的东西,谁那么傻还拿这个来糊弄人,偷工减料地送来!回头被她查出来了断了下回生意,能悔死她!
“成!这生意做得。你放心,晚上我就跟村里几个婶子媳妇说去,保管给你收好了。”
李妍年笑道:“您做事,我放心。还有收鸡蛋的事儿您别忘了,要是您有空,家里也养些鸡呗,鸡肉我到时候也要收的呢。”
李大娘心里苦笑,要是家里还养得起,谁不愿意多养几只啊。但李妍年后头那句话还是成功说动了李大娘的心思,想着山上的番薯藤到时候也能出点喂鸡的料,咬咬牙,等家里两只老母鸡抱完窝,自己也上抱上一窝小鸡养着。大不了,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多摸些螺蛳,钓些青蛙回来也能喂鸡,就是多费些功夫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