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延年欢喜建议,老爷啥都好,就是性格有些孤僻,平日里甚少有人拜访做客。
“我看你不仅想让我邀请玄明真人,还想让我提醒他,带上那只灵鹿。”被戳破心思,海延年捂着被拍的额头,讨好一笑,没有否认。
瞧着亲手养的崽一脸傻笑,海奉明没眼看,此时马车即将驶进浮云县城,他掀开车帘,回望仿佛迎接落日的浮云山,眼中光芒一闪,透过法眼,见到一股势逐渐在浮云山上空汇聚,尽管稀薄,可确实存在。
类似之势,他百年前初入练气境时,曾在临江郡万寿宫所在甘泉山上看到过,而今万寿宫已是大玄神朝新晋顶级道脉。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不管明年结果如何,这求真观都将气势如虹,于这风阳郡中势不可挡。”
海奉明喃喃自语。
———
浮云山,树林里。
白发老道盘膝不动,身上三尺之内弥漫玄妙道韵,脑海之中,道理交织,他孜孜不倦汲取其中精华,化为己用。
直到苍穹冷月撒下皎洁月光,照彻山林,玄明才暂时醒来,采集月华。
等结束修行,他没马上消化剩余所得,迈步溪畔,注视粼粼波光与水中月影,恨不得再来一坛美酒,邀月对饮。
这次论道,属实意外。
高估了自身酒量之余,没想到海奉明会在今日造访,睡中论道更是意想不到。
尽管海奉明是法家,自己是道家,可殊途同归,且传说中法家祖师曾向无量天尊问道,两家算是部分同源,某些道理更是共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海奉明是看到练神门槛的修士。
纵然这次论道玄明输了,仍然进步斐然,等他消化剩余所得,道行上极可能窥见金丹门槛儿,明年论道,胜算会提升不少。
当然,他最大收获不是道行,而是下丹田那团光茧,心神沉入其中,瞧着光茧内快要成型的微天地,玄明激动。
这次论道,海奉明法家之理成为微天地发育的资粮,自己没领悟、没参透、没听懂的道理被光茧吸收。
至于海奉明曾命人送来拜帖之事,玄明听玄虚提起,因他前段时间沉迷修行,一心破境,玄虚不欲打扰,才没告知,只是世事奇妙,两人会在山脚相遇。
平复心情后,玄明盘坐,继续边细嚼慢咽所得,边为玄素护法。
次日傍晚,玄虚也来此。
第三日,云蒸霞蔚时,一股强大气势迸发而出,呼啸山林。
玄明与玄虚含笑,对醒来的玄素稽首:“恭喜师妹,成为我辈中人。”
玄素还礼,笑靥如:“多谢两位师兄护法。”
求真观三位真人皆笑声爽朗,短暂交谈后,各自离去,一个飘逸乘风,直奔真玄;一个脚下生莲,回返素女。
玄明则如一个凡夫俗子般返回藏道峰,徒步下山,徒步上山,步始步终,是一次行道的圆满,他走得不徐不疾,若闲庭信步,每步落下,都有一缕尚未消化的道理被洞悉、转化,每次步子抬落,便脚踏实地一次,底蕴就加深一分。看似没有奇异,实则妙藏于内。
伴着三位真人离开山脚,一股无形的势在浮云山缓缓凝聚、蒸腾。
七日后,玄明入烈火峰,准备炼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