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根本没有位置给他们,还好你提议开设工科等学科,现在科举压力小了不少,大家也有其他路可以走。”
礼部已经着手去完善各类学科,总之是鼓励大家不要单单举业,若举业不成,就学其他的。
如今的工科多火啊,只要跟蒸汽机相关的,不仅能养家糊口,还能过好日子呢。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件事:“那南齐府近百万人需要管,一下子就派去一两千官吏,真是好啊。”
“这吏部的官,也好做了。”
以前一个坑位,有好几个人要等。
现在一次性多了那么多“岗位”,能不好吗。
再者,现在的官员们,似乎也不排斥偏远之地了,他侄子聂世鸣就是个例子。
聂世鸣要去东北苦寒之地,原本家里还不愿意,搬出纪元的例子之后,大家就同意了。
聂世鸣在那边也过得不错,下个任地还是在东北。
说是在那边种稻子,稻子种的极好。
他想再留一个任期。
其他各家差不多也是这样。
但凡有些进取之心的,都不怕去偏远的地方。
因为他们发现,那边是苦,却也能出政绩。
他们虽然比不上纪元,那也想努力追一追,谁让纪元是他们的榜样。
聂侍郎说完,笑眯眯道:“怎么样,要不要来吏部,都是老熟人了,肯定不会亏待你。”
纪元一时并未接话。
吏部自然是极好的。
掌管着官员们的升迁考核,可以说是京城最有实权的部门之一。
跟户部并成六部之首。
聂侍郎认为,这对纪元来说,肯定是有吸引力的。
而且聂侍郎的算盘打的很好。
如今的吏部尚书是李首辅,不过李首辅身体这样,其实聂侍郎说是侍郎,早就有了尚书之实。
等到明年李首辅退下,他肯定是吏部尚书,五十九岁的吏部尚书,那就还有六年的任期。
六年的时间把吏部交给纪元,绝对没有问题。
到时候他退的踏实,更不怕人走茶凉。
这是对纪元人品跟实力的双重信任。
不过户部尚书文大学士,估计也是这个想法。
文大学士今年五十六,比他年轻三岁。
那纪元要是接文大学士的位置,就要多等三年,那就是九年。
而且怎么说,也是他跟纪元更熟吧?
说白了,接任者,必须人品信得过,还不会对前面的人清算,更要有绝对的能力,大家利益可是捆绑到一起的。
纪元,绝对是个好人选。
他们这边说着,文大学士那边也频频看过来。
纪元干脆不瞒着大家,直接说了他想去的地方。
“其实,下官想去工部。”
李首辅,聂侍郎,文大学士,还有后面不过四十多岁的工部尚书缓缓抬头。
啊?
来工部?
工部尚书,今年不过四十三。
这么年轻坐上这个位置,看着好像很厉害。
但人人都知道,其实还是工部出的事情多。
之前工部跟楚大学士勾结,还发现跟皇室有些来往。
反正前些年的政坛清算,工部元气大伤。
像前往肃州投靠纪元的宋留群宋家,甚至纪元的岳丈程大人,之前都是在工部出事。
加之楚大学士跟当时的工部尚书有往来,清算的时候,那个尚书以及党羽全都“致仕”。
所以说工部人才凋零,点了个年轻的工部尚书上来,不少人都说,这位只是临时的差事,等找到合适的人选,还会再换。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