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官员关系错综复杂,对方想要彻底隐瞒,自是不成的。
聂世鸣暗地里打听,才知道xx的过往。
再稍稍推算。
聂世鸣深吸口气,他也知道了原因。
纪元跟这位,有仇。
怪不得他要来应天府。
可后面出了变故,纪元调到其他地方。
在知道这个“惊天秘密”之后,聂世鸣也想过,要不然不跟纪元有联系了?
可纪元的信件可不是单纯的问候,有时候在讲如何治下,有时候给了好策。
甚至橡胶制法都有他一份。
聂世鸣甚至还在叔叔那边,知道纪元已经是李首辅实际意义的弟子。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xxx的消息,都由聂世鸣递过来。
而越查xxx,聂世鸣便越恼怒。
这样的人,如何能一路升迁?
就因为他会捞钱?
对方捞钱的手法极为老辣,无论什么样的贿赂,什么样的好处,都能收得“清清白白”。
这样的人,会因为银钱害死别人父母,那是绝对有可能的。
聂世鸣还在信里跟纪元抱怨过,纪元却只是让他不要着急。
等会,他没着急啊。
可说实际的,聂世鸣还真的有些期盼这人被收拾了。
程教谕听说其中原因,眼神更为震惊。
他还以为纪元会把那件事暂时搁置,没想到这近四年来,他一直在筹划。
聂世鸣调查的那些东西,分明就是证据。
纪元一边在这边发展当地基建农业,一边在报仇?
纪元也是头一次说给别人听,他倒没觉得有什么。
有些事是不能放下的,一旦放下,那就很容易遗忘。
两人聊着,程教谕忽然道:“算下来,你这次的任期,是不是要到了?”
天齐国四年一个任期。
纪元从化远三十八年被任派,如今是化远四十二年,到年底,刚好四年。
不止程教谕想到此事,宁安州很多官员也意识到这件事。
纪元在官田等着收获稻子时,不少人都看过来。
以前虽然知道,他们纪知州早晚要走,却没什么真实的感受。
现在猛然告诉他们,就不到半年时间,这让人如何心里不难受。
宁安州的刘同知,便是其中之一。
刘同知心里万般不舍。
现在的宁安州全靠纪大人,他要是走了,那本地怎么办?
要是来个不好的知州,又怎么办?
想到这,他就辗转反侧,根本睡不着。
本地的官员大多都是如此,倒是一些外面来的官吏,其实已经习惯了。
他们甚至在想,要不要走走关系,跟着纪大人一起走?
只要跟着纪大人,那是绝对能做实事的。
但这些担忧,在官田收获那十二株稻穗之后,消散了一点点。
十二株稻穗,比平常的稻穗重了足足三倍!
多了两倍的种子,但重量重了三倍!
说明什么?
自然因为这些稻子长得饱满啊。
“如果田地里的稻子,都长成这样就好了。”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