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节(2 / 2)

具体怎么做鞋,做什么款式,只看鞋子商人们自己。

放到现代来说,宁安州只负责产业链上的一环,而且是最核心的技术。

其他的东西,全都“外包”出去。

既能保持自己家的竞争力度,还能让大家都有口饭吃。

再知道,这样的规矩,也是新任知州嘱咐的。

就凭这一条。

别说给纪知州打扫房子了,就算给他盖一座,大家都愿意的。

提到这件事的时候,纪元只在私底下同刘同知道:“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鞋子商人过来。”

“他们来一趟不容易,都不会空着手,肯定会带些物资前来兜售,他们能多赚点钱,咱们也能有更丰富的物资。”

就像现代的货车,轮船一样。

如果跑了空车,那等于净赔钱。

一来一回都拉货,才是合理的。

来宁安州做买卖的商人们也一样。

跋山涉水来一趟,必然要带点物资的。

所有经济跟发展都要流动起来。

其实宁安州的情况,并非真的贫穷,或者如何落后。

本地至少能吃饱,甚至去山里采果子都有吃不尽的果子。

落后也谈不上。

以纪元的眼光来看,本地梯田已经很不错了,自己也只是做了后世的优化。

本地缺的是交流。

染坊的意外成功,让纪元再次确认这一点。

要不是染坊的布料,成功吸引更多布料商人过来。

他们本地的物资不会像今年这般丰富。

不会买什么物资,都要看木材商人们的脸色。

现在宁安州几十个寨子,基本都预订了鸭苗,开春之后,不少来做买卖的人,就会带上本地人想要的鸭苗。

至于鱼苗。

则是本地几户人家,趁着终于得空,直接挖塘养鱼。

买什么鱼苗!本地多得是!

只要交流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人都说财像流水,一定要源源不断才好,更要流动起来。

人气也是一样的。

甚至地方也是一样的。

至于赚钱?

开玩笑,制作橡胶鞋底,还能不赚钱?

想什么呢!

纪知州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组建起相对完善的链条。

先是原本的砍木工变为只找水冬瓜树。

一方面,这些树木生长得相对没那么高,而且树皮跟树干都能卖钱。

树干跟之前一样,卖给收木材的。

树皮则进入下一个流程。

制作橡胶。

这部分其实需要的人并不多。

纪元之前去过的白越寨成了中间的这个环节。

他们一部分人也从山上搬到山下,收集各个寨子送来的树皮,从而获得稀橡胶。

这一部分橡胶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给到染坊,另一部分提供给制作橡胶鞋底的作坊。

那如何分呢?

要看砍木工的。

纪元召集砍木工,比如杨柳寨那些村民们,成立了伐木会。

伐木会一共有十一个领事的人,由伐木会推举选出。

最新小说: 在这样的年代(二战) 炮灰美人他总在外貌焦虑 夫郎说 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迷津雪 听掷(赌博文学、群像、NP) 安念(骨科 1V1) 和导师相亲后,我嫁进了顶级豪门 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 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