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所有官员一个想法。
少给纪元派活!
不要把人给吓跑了!
要知道,他们这衙门官员少,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压力大的不行。
好不容易来个人分担,真的不能吓跑啊。
可惜他们不知道纪元卷王的名声。
否则担心的,就不是纪元害怕公务太多,而是害怕跟不上纪元的节奏。
看卷宗,处理公务,对纪元来说得心应手。
不到五天时间,各部文书都被他看了遍。
从前期走访调查。
再到翻看本地卷宗。
纪元对宁安州的调研基本结束。
纪元把手头的文书放好,走的时候,甚至把五司的卷宗都摆放整齐。
本地的情况,他了解了大半。
让人忧心的,便是去年的涝灾。
总的来说,梯田里的水是由山上引下来的。
但这些引下来的水控制不好,或者山上的水太多,就会让梯田的稻子淹死。
去年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的事。
所以今年大家特别紧张。
至于赈灾?
本地人没想要什么赈灾,他们甚至不懂这种情况下,朝廷是要给帮忙的。
他们只想着,今年顺利收获吧,只要顺利收获了,日子就能好过。
纪元再看着亩产的斤数。
这么好的田地,亩产三百多斤大米。
实在是太少了。
“不好了!山上又下雨了!”
“要抢收!必须抢收!”
“看天象的吏官说,最多五日,五日后必有大雨,要提前抢收!”
纪元正在写增产的计划,便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呼喊。
便是当地熟悉天气的小吏发现异常,所以要各地奔走相告。
本地的山,一座山可以分四季。
山上下雨,山下甚至没感觉,而本地的稻田最怕这个。
因为山上的水不停歇的留下来,迟早会淹没即将收割的稻田。
一旦雨水过多。
那今年本就亩产不高的稻子,就会毁于一旦,跟去年一模一样。
这件事必须通知到各个村寨里,让所有村寨立刻行动,越快越好!
刘大人悬着的心终于死了,他急着出门,差点摔一跤:“快,快备马,下面三十七个寨子,还有九处额外的小村落,都要通知到。”
刘大人分着任务。
这次官员小吏都要出发。
要通知的村寨实在太多了,原本四个人一队,也变成两人一队。
即使这样,人数还是捉襟见肘。
“让我跟邬人豪分开,可以跟着小吏同行,也能帮帮忙。”
纪元直接道。
他们俩?
这能行吗?
往下面村寨跑,可是最辛苦的,很多路还要人牵着马走。
纪元确定道:“刘大人,事不等人。”
这句话提醒了刘大人。
“好,你们两个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