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以前因为家里没有条件,真是耽误孩子他爹这么聪明的人了。
那怪丈夫这么不甘心,一心想着让家里的孩子多读书,原来是因为他做没能够拥有上学的机会,就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用来弥补他一直不能够上学的遗憾啊!
想通了这点以后,杨大妞心里不由得有点同情自己丈夫,这个时候算是彻底的不怪丈夫不顾家里面的情况,硬是要送孩子他们到县城这边读书了。
陶长安给三个孩子布置了一番他们最近一个月需要学习的任务以后,又在县城这边待了几天,给妻子和三个孩子好好的改善了一番伙食以后,这才拿起背篓回王家村了。
县城那边繁华是繁华一些,但这个时候才刚刚建国,很多方面在陶长安看来,还是比较落后的。
看几天领略一下建国之后的风土人情就够了,其他方面还没有在王家村那边待得舒服呢!
至少在村里,自己想要吃什么用点什么,还可以借口在山上呆几天干活,可以好好的在山上找个地方,过一过属于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好日子。
第109章
想吃什么就从小空间里面拿出来, 想用什么也不用顾忌周围其他人的眼光,在山里一个人觉得寂寞了,就可以回到村里面,过上跟一般人差不多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还是非常舒心的, 一点都没有外人眼中--陶长安一个人在家待着, 什么都需要自己做的辛苦模样,相反, 陶长安在村里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滋润的!
每隔一个月, 陶长安还会背着大背篓, 装满了妻子和孩子他们需要用到的粮食蔬菜什么的, 送到县城那边, 给妻子和孩子他们吃。
顺便监督一下三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要是发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也能够及时帮着矫正过来, 保证三个孩子好好的正常成长!
时间飞快的流逝着, 一下子就过了四年多,如今已经是五四年了。
头两年, 老大王树林经过一番苦读以后, 终于顺利的考上了县里的初中,开始了一个星期回来一次的住宿生生活。
有陶长安的教导,接下来老二老三两个也都考上了初中, 一家三个孩子全部都顺利的考上了县里的初中, 这在当时还引起了一定范围内的轰动!
要知道五四年的初中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读的, 录取率十分底, 只有百分之五而已。
很多人小学毕业以后, 考不上初中, 就只能够回家干活了。
陶长安家居然每个孩子都考上初中了, 在很多住在周围的家长看来,可不就是十分会教导孩子的典范嘛!
在很多人上门请教怎么教导孩子的时候,杨大妞还是感到非常高兴的,一脸骄傲的说着家里平日里是怎么教导孩子的,
“说起来我家孩子都能够考试初中,多亏了我家那位平日里对孩子们的监督。
每个月到县城来,除了给我们娘几个送吃的喝的喝钱之外,还会检查三个孩子的功课,别看孩子他爹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他脑子可是非常聪明的。
我家里三个孩子当初启蒙认字的时候,还是孩子他爹自己请别人教会了他,他回家再教导给孩子们的...”
那滔滔不绝的架势,让偶然碰见过一次的陶长安都默然了。
算了,好歹为了三个孩子们读书,她已经在县城这边待了四年多了,平日里也没有一个熟悉的人可以聊聊天,好不容易遇见一件可以让孩子他娘骄傲的事情,还是让她好好说说,调节一下无聊的生活吧!
陶长安这次到县城这边来,是来接妻子回家的。
毕竟最小的老三,如今都已经考上初中了,他们三个孩子已经能够互相照顾,不需要再让妻子陪着了。
离开村里这么久,平常只有孩子过年、寒暑假放假和农忙的时候回村里面。
杨大妞在县城这边待了好几年,平常除了跟周围同样带孩子的女人聊聊男人孩子外,也没有其他话题好说了。
如果在村里,她还能够忙活一下家里田地里面的活计,可是在县城这边,她最多也只能够在院子里种点青菜,补贴一点家用,不用买那么多菜吃而已。
县城这边的人,跟杨大妞在其他方面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时间长了,在孩子们都去读书的时间里,她一个人在家还是感到非常无聊的。
待在县城这边,不仅感到无聊,每天吃喝拉撒还需要花钱,在这边一点都没有家里的感觉,她早就想要回村里面了。
可惜之前顾忌着老三还离不开人,他她只能够一年拖一年,如今老三总算是考上初中,能够跟着哥哥姐姐他们相互照顾了,杨大妞可不就早就说过要回村里嘛。
因为初中是二年制的,老大王树林吊车尾的,勉强考上了个中专,学习的还是医护专业,以后毕业了,还能够有工作分配呢!
算是不用担心老大以后的前途了,最差也能够混口饭吃,不用像老一辈一样,只能够在地里刨食了。
至于老二王二妮,她如今才刚刚读初二,不过老师说她的成绩很好,平常也十分努力,还是十分有希望能够考上高中的。
说不定以后家里还能够出一个大学生呢!
因为家里有金条可以供孩子们读书,杨大妞倒是不用担心家里的花销了。
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出息,这个时候也是十分庆幸孩子他爹有远见,舍得花这么大的代价让孩子们出来读书,给孩子们带来了另一种不同的活法!
如今的生活,是以前杨大妞根本就不敢想的,自己的孩子居然个个都十分厉害,等以后读书出来了,就不用发愁他们以后的前程了。
据说读大学的时候,不仅不用学费,每个学期还能够有补贴呢。
大儿子读的中专,虽然需要交点学杂费,但花销也不大,加上学校多少有点补贴,家里还负担得起。
在离开县城这边的时候,杨大妞其实已经知道这几年住的这个小院,孩子他爹已经买下来了。
本来她是不赞成在县城这边买院子的,可想到以后三个孩子可能还要在县城这个需要一个落脚点,留着这个院子,还能够让孩子们平常有一个住的地方,她这才没说什么。
陶长安看妻子有点不舍的样子,就说道:
“要是孩子他娘你不舍得这里的话,其实也可以一直住在这边的。
反正孩子他们的户口都已经迁过来了,把你的户口一起迁过来了,你在县城这边就有了基本的口粮,到时候再想办法找个工作,就能够在县城这边安家落户了。”
只要陶长安愿意想办法,正式的工作可能给妻子找不来,但一个临时工还是可以给她找到的。
大不了先坐几年临时工,等以后找到合适的机会了,再转正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