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拍开岑非鱼的手,笑道:“诸王要作乱,百姓要造反,宗室亦要从中分一杯羹,胡族在四周虎视眈眈。你我力虽微弱,但总是要做些什么的,咱们要如何做?”
岑非鱼低声问白马:“你想要做什么?本公唯你马首是瞻。”
白马无力地躺倒在岑非鱼怀里,揪着他的头发,道:“其实,无论谁做皇帝,和咱们都没关系。可若中原大乱,胡族必然入侵,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最好是能保住梁家的江山,先解决了匈奴。但眼下齐王与我们有怨,我们就只能同楚王、淮南王一道。”
岑非鱼无所谓道:“那狗娘养的梁炅最是记仇,待他在京站稳脚跟,必会派人前来收地、收兵。但也不必怕他,他这人鼠目寸光,尝到甜头后必定得寸进尺,不怕没机会找他麻烦。”说到这里,岑非鱼的眼神亮了起来,“我有个朋友叫澹台睿明,从前是楚王的部下,现在馆陶做生意,带兵打仗是把好手。我估摸着,楚王若想对齐王兴师问罪,定会联合他兴兵,届时我们可带兵前去投奔他。”
人间事,总是无常。
此夜过后,中原大地的局势,仿佛狂风下的烈火,一路奔着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
巴蜀爆发氐人叛乱,辽西鲜卑滋扰边关,玉门关外,匈奴五部推不出一个共主,为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剑指中原,宣布同大周开战。半月间,已屠了两座边城。
南匈奴刘彰自称替朝廷平乱,带着举族人马出关去往匈奴。
不过几日,西边传出刘彰收拢匈奴五部,自称“大将军”的消息。
楚王自请领兵前往边关与匈奴作战,惠帝准其所奏,折子却被齐王压下。
齐王亲自领兵,带着惠帝一道前往玉门关,明着说是天子要御驾亲征匈奴,其实是想趁乱谋害惠帝,自己执掌权柄。
然而,论行军作战,齐王根本不是楚王的对手。两军在长安交战,楚王将惠帝从齐王手中救出,并把齐王打得溃不成军。
楚王再度掌权,却被迫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只因他府中谋主贺珲建言:废惠帝,自掌权柄。
原本,楚王生性刚直,处事果断,是个不爱用谋士的人。但贺珲是四年前他初入京时,淮南王向他推荐的,说京中人事复杂,让楚王凡事多与谋士商议,免得中了别人的计。楚王数次陷入险境,都是因为没有听从贺珲的建言,但自从上断头台走过一遭后,楚王到了许昌,未免再被人算计,就开始启用贺珲了。
但此时,贺珲的心已不在辅佐楚王上。他出身江东世族,只因是旁支庶出,一直不得重视,见到任何机会,都想要牢牢抓住。此番,他向楚王建言,其实是存心要让“楚王想反”的消息传出去,将楚王逼上王位。故而,他建言时乃是在光天化日下,当着长安城的官员与百姓的面,以“苍生”“大义”为旗,请楚王考虑废惠帝而自立。
楚王大怒,当场拒绝贺珲的提议,但官吏们心思细,难免往深了想,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楚王不得不背上谋逆的名声。他忙于应对朝臣声讨时,齐王等人暗中鼓动世家,制造出不利于楚王的阵阵非议。楚王不像齐王那般会说没用的漂亮话,一句“本王绝无二心”从早说到晚,却没能说服几个人,直是焦头烂额。
可贺珲没想到,楚王竟然真的从未觊觎过皇位。因此,他觉得再跟着楚王,已经没有前途,索性赌上一把,趁乱下手劫持惠帝,自领一军奔入长安城。他手中有惠帝,有恃无恐,发出消息,要与楚王、齐王三分天下而治。
楚王百口莫辩,终于被以齐王为首的诸侯王,用铺天盖地的流言,彻底打成了乱臣贼子。
贺珲怎能从楚王眼皮底下,命令他的府兵行动?
原来,楚王向来遵章守制,从未豢养不在册的私兵,是故手下府兵数目不多,又因为他治军严苛,不少人捞不到油水,心中早有怨言,便轻易受了贺珲蛊惑,抛下楚王奔入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