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是起源于舞狮,因舞狮在梧国发展后,随着战国结束以来,舞狮的表演在梧国普遍。
据说舞狮的传承人在制作舞狮的设备时,他发现,如果把舞狮的身体加长,是否可以多加几个表演的人进去?
而这种大胆的想法,传承人也是说干就干,在舞狮的身体被加长后,果然增加了几个表演者进去。
表演的人多了,那舞狮的动作自然就更加生动,不过随着舞狮的身体越来越长,人自然就越加越多。
也正因为身体太过于长,看起来更不像舞狮,因为舞狮长长的身体,看起来让人们更觉得是在像看龙。
在舞狮的身体不断加长后,这个做法就直接被取消。
因为舞狮的身体太长了,自然就没有以前的那种灵活性。
不过舞狮的传承人,反而有了另一个灵感,在他看来舞狮的身体太长,失去了原有的灵活性。
再加上,观看的人反而觉得这不像看舞狮,更像看龙。
就那以后,舞狮的传承人将这种设备改良一下,他把狮头换成龙头,就以观众的说法去做。
这种大胆的想法,在舞狮传承人的坚持下,最后就将狮头换成龙头。
从那以后起,舞龙就这样出现,不过在表演上肯定要别有色彩才行。
毕竟舞狮只需要两个人表演就可以,即使再加上一个斗狮人,也就三个人表演就完成。
如果想提高一下舞狮的精彩性,那就用两只舞狮,不过同样只能用一个斗狮人。
而舞龙由于身体太过于长,通常需要四五十个人表演才能完成。
因此舞龙当然就失去舞狮的活动性,不过舞龙没有自己独特的风采。
既然是从舞狮变化而来,那肯定得有一个斗龙人才行。
而龙的存在是象征着吉祥,所以舞龙的表演,在结束后,也会从龙嘴巴里吐出一副对联。
显然,这肯定是需要两头龙才能完成,可要表演完两条舞龙,则需要上百人配合才能完成。
所以舞龙跟舞狮比起来,就十分考验表演者的配合力。
敲鼓声就激发起现场的气氛,而观众的热情,也随之敲鼓的节奏,融合到正氛围中。
再加上上百人齐心的配合,场中央这两条巨龙,舞动起神采的活力。
比起舞狮那极限的危险动作,比起上刀山那胆战惊心的挑战。
相比之下,更多的观众更加喜欢舞龙的神采活力。
在击鼓声的节奏下,在上百人的活力中,所有观众也融入到舞龙表演者的动作,跟随舞龙表演者一同走动。
虽然观众没有任何设备,可所有观众围绕着舞台转圈走动,仿佛自己也是一条长长的巨龙。
就在这一时间,观众也加入到这舞龙表演的气氛中。
随着击鼓声的节奏越来越快,两条长龙飞舞的速度也随之变快。
眼看斗龙人手中的福球即将被巨龙吃到,此时观众们停下脚步,观看这场舞龙中最精彩这一刻。
在一阵敲鼓声快速击鼓,又瞬间停下,而此时,两条巨龙已经将福球吃进嘴里。
随之发生的,就是从两条巨龙的嘴里,吐出一副完整的对联。
而斗龙人此时当然也拿着横批,站在两条巨龙中间,双手举高。
这样完美的配合,在最精彩的一刻落幕,表演结束后,所有观众齐心鼓掌,欢呼成片。